close

名的作者柯林斯(James Collins),在其重量級著作「基業長青」(Built to Last)一書中,曾經探討一些企業為什麼能夠歷經時代的浪潮,持續保有競爭力。

最近柯林斯又完成了一項費時四年的研究,主題是:「究竟一家好的公司可不可能變成偉大公司?」

他的研究團隊把目標對準從一九六五年以來,曾經進入美國五百大的一,四三五家企業,追蹤哪些公司最後成為偉大的公司。在柯林斯的定義裡,偉大公司是指能夠持續十五年以上,為股東創造三倍於市場平均報酬率的公司。

猜猜看,在三十五年來的一,四三五家公司中,有多少公司達到這個成績?

答案是十一家。

再研究這些偉大公司的領導人,柯林斯發現,他們有兩個共同特質:第一,他們對自己的基本原則非常清楚,例如把對的人找上自己的列車;第二,他們從頭到尾非常一貫地在應用這些原則。

隨著許多網路公司的興起,很多人打著「網際網路改變一切」的旗幟,唾棄傳統企業的成功法則。強調企業長青的柯林斯,更面臨許多人的挑戰:向過去翻譯社學習,究竟對未來的新經濟有沒有幫助?

在美國商業週刊探討「二十一世紀公司」的特輯裡,柯林斯特別強調,面對新經濟的到來,雖然建立公司的方式改變了,但是讓一個公司變成偉大公司的原則卻沒有改變。就像過去一個世紀,在工程方面的應用可能不斷演進,但物理的基本原則卻沒有改變。

一九三七年,兩位年輕的工程師惠利(Bill Hewlett)和派克(David Packard)碰面,討論他們即將共同開創的事業。讓他們開始激發討論的是,他翻譯社們都想在電子業創造出創新的產品來。他們是研究所裡最好的朋友,只是想創造一個公司,讓兩個價值相同、趣味相投的人能夠在一起工作,至於要做什麼,以後再討論。

他們所創立的這家公司就是六十年後,仍然在市場上具有競爭力的惠普公司。柯林斯指出,惠普公司的基石,並不是他們做了「什麼」,而是由「誰」來做。

柯林斯認為,過去一個世紀以來,成功企翻譯社業都會有一些共同的元素。「把最好的人放進你的列車」,就是這類原則之一。仔細觀察那些最傑出的經理人,他們最優先工作都是找到有共同價值和標準的人。就算是有傑出的遠景和策略,都沒有辦法彌補用錯人所付出的代價。

因此,在未來的經濟裡,就算我們的管理方式必須改變,但是找到「對」的人來共事,還是最重要的,就算你從事的是最時髦的網際網路事業翻譯社也不例外。惠普公司的「派克法則」仍然管用:營業額成長,不能超越人的成長,因為是人在執行、延續這些成長。

柯林斯認為,今天經理人所面對的問題翻譯社,不是我們處在變動的時代,而是我們對偉大公司運作的原則仍然不夠了解;而我們對自己已經了解的原則,又不能貫徹落實。

除了用「對」的人之外,企業成功的不變原則還包括:只做那些最擅長、最有熱情、符合簡單經濟原則的事情。

綜觀歷史的長河,新經濟實際上沒有翻譯社什麼是新鮮的。

文章來源:EMBA雜誌第169期(2000年9月出版)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翻譯社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人生 的頭像
    人生

    人生就是比當歸長一點

    人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